掌握这些方法,让购物中心“死角”变“爆表”!【意美设计135期】发表时间:2020-07-06 09:59作者:意美设计来源:意美设计周刊 一座购物中心的空间效率,取决于每一处空间能否正常发挥应有的商业价值。在实际情况中,因动线设计缺陷等原因,不少购物中心都局部存在客流循环受阻的商业“死角”,既影响项目整体运行效率,也有损空间体验感。 无论是从提升购物中心商业效率,还是增强消费终端体验观感的角度,激活商业“死角”都显 得至关重要。 01/合理设计 每个商场所在的建筑物在结构上或多或少存在差别,而且再方正的建筑结构都难免存在死角。所以,在卖场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如何减少商场的死角,这可以减少商场在未来因为死角问题而进行再次调改。
根据品类优先的原则进行卖场结构和陈列设计,而非设计完成后再确定商品品类,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商品的陈列。 再比如, 尽可能将墙角设计成弧形,货架也做同样的设计,使卖场货架和品类之间的过渡更自然。 合理处理柱子也有相当的技巧,因为柱子是卖场死角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将柱子埋入货架或进行包柱处理,或围绕柱子陈列量身定做的商品或货架,在视觉上淡化柱子造成的空间隔断。 02/运营参与设计规划 对于多数零售业来讲,设计部门和营运部门在职责上是完全分开的。设计部门通常从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节省费用的特点出发进行设计,这无疑是对的。而营运部门是站在顾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,顾客才是商场存在的基础。 所以在设计图的初稿完成之后,设计部门应该征求营运部门的意见,从营运的角度看看整体的动线设计、陈列布局等方面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死角的存在。这可以减少卖场开业之后,因设计不合理而再次大兴土木。 03/增加死角处的通透性 顾客在商场购物的过程中,增加顾客对商品的可视性,对提高销售有直接的帮助。 而增加通透性的方法,可以是在货架的选择上采取前低后高或全部采用矮货架,提高通透性,让顾客从较远的地方就看到角落最深处的商品。 也可以在死角的前方采用地堆、堆头或陈列网篮的方式,这种陈列工具高度较低,增加了视觉上和空间上的通透性,而且这种陈列工具易于移动,可以留出足够宽的通道,让顾客直达死角。 04/陈列顾客必选商品 可以将每个品类中顾客的必选商品陈列在死角处,比如米面油等民生用品,宠物用品或家居清洁用品等。这些目的性很强的商品是顾客必选商品,即使处于偏僻角落,也不会影响顾客对此类商品的选择。 05/陈列大件等特殊商品 将大件商品陈列在死角以增加直观性。大件商品不需特别的标识或说明就可以让顾客直观地看到,比如自行车、大件家居用品,或者家电类的电视机等具有声光功能的商品吸引顾客。 06/作为促销区或出租区 促销区常会举行一些促销活动,不论是路演、试吃、特价促销还是顾客参与的活动,都可以带动死角的人气。 将较偏的位置用于出租区,可以充分利用租户的资源带动死角,达到店中店的效果。因为租户相对来讲更擅长于特殊商品或服务的经营,更专业,更专注。 07/布置形象专柜 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希望在商场陈列自己的形象专柜,带品牌标识的货架以提升品牌的曝光率,而这些专柜、货架一般制作精美,很是吸引眼球,替换死角的原有货架也是吸引顾客的不错方法。 08/强制动线 在顾客动线的设计上,让顾客的行走线路通过死角。或者考虑减少长货架的使用,长货架在视觉上有深的感觉,顾客不愿进入,如改用短货架会有较好的效果。 09/特殊布置 在死角处设计一些特别的装饰、醒目的标识、明亮或彩色的灯光,可以吸引顾客注意。或者在死角的附近采用地标标识、吊牌等指引工具引导到死角处。 10/打造餐饮区或儿童游乐区 餐饮会带动较大客流,将偏僻的位置设置为餐饮区可以充分利用死角。而餐饮业的厨房、后厨等加工间对位置并无特殊要求。
将死角处设置为儿童游乐区,无论是收费还是免费的,对于人气的提升都是有益的。
11/作为休息区 将较偏的位置设置为休息区或者卖书籍的区域,放几张凳子,方便顾客休息,同时也增加了死角处的人气。 最后,借用“币圈首富”李笑来的话来作为总结:审美者常常并不需要知道原理,但是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,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。 这句话同样适合商业地产人,要保证商场人气的持续高涨,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论,而如何让商场死角“起死回生”,如何合理利用空间使更多商品得到陈列,如何提高商业价值,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必修课之一。 |